薩里安家族絕嗣之後,神羅帝位首先是落到布蘭登堡的斯塔登家族手中,
三代之後,柴林根家族被選為皇帝,僅僅一代後又給斯塔登家奪回去。
期間,強大的神羅諸侯,如巴伐利亞公爵、薩克森公爵、
甚至是一度強盛的魯里克家,都在繼承權上佔據優勢。
霍亨斯陶芬早期起家時,靠的是兼併鄰近的弱小貴族,
蠶食封君士瓦本公爵的其他封臣,並最終篡奪了士瓦本公爵之位。
但在第二代的腓特烈參加巴塞隆納聖戰,成為巴塞隆納公爵之後,家族的策略改為往外發展。
幾代下來,霍亨斯陶芬在南義大利的領地逐步開展,從 Taranto、Foggia到後來的 Napoli和 Capua、西西里島全境,乃至於西西里島全境,最終成為西西里王國的領土。
(附帶一提,歷史上霍亨斯陶芬家族的神羅皇帝也的確當過西西里王,)
(甚至可以說,西西里王位就是霍亨斯陶芬和教宗起衝突的關鍵,)
(幾任霍亨斯陶芬皇帝,像腓特列二世,其統治中心其實是西西里而不是德國)
(場外來講,整體發展上我也是盡量以創建西西里為主要目標,不然的話其實去打伊比利亞的摩爾人難易度會更低)
(下一輪,我會朝依照當代君王的 traits作為方向,更多的去roleplay!XD)
亞拉岡暨西西里王齊格菲一世被選為神羅皇帝時,
齊格菲一世才剛把完成薩丁尼亞島聖戰的部隊解甲,讓長年被征召的士兵歸鄉休息。
然則,選侯議會的信使,和 Benevento公爵對帝國掀起叛旗的消息同時間來到。
才剛成為帝國皇帝的齊格菲,馬不停蹄地從薩丁尼亞乘快船,在威尼斯登陸,
並且在法蘭康尼亞接見了諸侯。
Benevento公爵的法理領地在南義大利,其實齊格菲封臣的 Foggia就是 Benevento的法理領地,
但目前爵位擁有人,卻是在北德空有頭銜的一個小伯爵,
齊格菲一世輾平了 Benevento公爵,把叛國者打入大牢,順手剝奪了他的公爵爵位,
再將公爵之位轉封給 Foggia伯爵。
由於新帝上任,膚淺野心家都想試試皇帝的身手,而老謀深算者則是等笨蛋先出手,
於是齊格菲前五年幾乎都在各地與叛軍交戰,
突斯卡納公爵、倫巴底公爵(開局時義大利最強大的兩大公爵現在只剩兩三快地)、Taranto伯爵等等各地大小諸侯的叛軍都一一遭到擊破,
而更為強大的薩克森、巴伐利亞、波西米亞、布蘭登堡等則見過齊格菲的手腕後,暫且沒有任何動靜。
但帝國內,皇帝也並非完全沒有盟友,同族的普羅旺斯公爵、上勃艮地公爵、南義的西西里公爵,
還有皇帝的岳丈巴登公爵,都是齊格菲的強力盟友。
皇帝靠著盟友的支持,更將鞏固了王權,
但要能夠服眾,齊格菲一世需要更大規模的動作。
為此,皇帝發動了數次聖戰,
一開始以北德梅克倫堡和波美拉尼亞公爵的異教徒為對象
(他通常一開局就會被神羅KO,這次神羅內鬥驚人,居然多活了一百年!)
北歐異教徒十分難打,帝國大軍一開戰就迅速地擊潰了敵人的本隊,
但轉為游擊作戰的異教徒讓帝國大軍四處奔波,這場戰爭花了快兩年的時間才結束。
皇帝留下原公爵一命,僅將波美拉尼亞的公爵之位給了兒子路威希,
但原公爵依然新懷不滿,最後再次掀起叛旗,這次就被皇帝貶為庶人,連梅克倫都落入路威希的手中。
接著,齊格菲分封為加斯科涅公爵的弟弟,卻年紀輕輕便英年早逝,死因不明。
無論如何,皇帝宣稱這是土魯斯和阿基坦的異教徒所為,
使得國內大小諸侯停止紛爭,一致將矛頭指向南法的異教徒。
在復仇的旗幟之下,皇帝率領超過三萬的大軍攻入土魯斯,
將茅利塔尼亞蘇丹的土魯斯公爵給踢回他在瓦倫西亞的領地,
接著和蘇格蘭的援軍合流,兩面夾擊阿基坦的北非摩爾人的殖民地,
同時還對南義卡拉布瑞亞的摩爾人領地開戰,
但阿爾及爾和利比亞的摩爾人雖然輸掉了歐洲的戰爭,卻都仍是頑強抵抗,
因此神羅大軍登陸了北非,徹底征服了阿爾及爾的謝赫,也逼使利比亞人放棄卡拉布瑞亞。
阿爾及爾的謝赫在阿基坦的領地全都被封給齊格菲的兒子小齊格菲,
他同時也領有加斯科涅的領地,是齊格飛在南法安排的一大封建貴族,
而土魯斯,齊格菲封給了弟弟,則是南法的第二面屏壁,
兩人加上外甥安茹公爵,將會是齊格菲蠶食法蘭西、重新統一查理曼帝國的重要助力。
阿爾及爾謝赫後來叛變,戰敗後被貶為庶民,
北非的領地齊格菲分成兩部,其中的一半,齊格菲交給了表妹夫管理,
剩下一半,齊格菲邀請阿爾及爾舊封臣赴宴,從中找到了立場最為親善的,
由他帶頭受洗改宗,接任阿爾及爾公爵,作為帝國北非領地的第二位重臣。
神羅的帝國軍連續征戰了十年,雖然各區諸侯偶有修養機會,
但整體而言,皇帝齊格菲一世登基這十餘年,總是征戰連綿。
↑此時讀取進度的介面,難度已經是沒有難度了XD
當然戰場上得意,人生也不代表完美。
齊格菲的長子 Otto年滿十六歲時,可能是自小跟在父親身邊,已經是一名非常出色的戰略家,
齊格菲對長子賦予重望,還替 Otto娶了 Staden家族的公主,希望透過這樁婚姻穩固霍亨斯陶芬的的帝冠合法性。
然而 Otto卻在婚禮過後不到半年便暴斃身亡,痛失愛子的齊格菲幾乎瘋狂,
眼見其他幾個兒子都遠遠不及 Otto當年的百分之一,
齊格菲只能把寄託全都放在妻子身上,甚至對妻子恐怖威脅,要求她再給他生下一個如同 Otto般強大的繼承人。
一直到皇后最後生下女兒,齊格菲才認清事實,接受了必須以次子腓特烈作為繼承人的事實。
齊格菲一方面想與諸侯休養生息,但一方面又擔心腓特烈不夠出色,不放心停下腳步。
他拜訪了羅馬教宗,教宗非常讚賞齊格菲這幾年為基督徒奪回的土地,
並且承諾會支持齊格菲對丹麥人以及愛爾蘭人的征服。
究竟是要休養生息,或是趁勢拿下丹麥/愛爾蘭?
齊格菲的皇帝之路,依然非常漫長....
↑神聖羅馬帝國的統治範圍
1194年,皇帝齊格飛一世60歲
[分享]CK2
Moderator: Donjuan
- tropicalo
- 劇院合夥人
- Posts: 3297
- Joined: 2006年 May 30日, 21:58
Re: [分享]CK2
You do not have the required permissions to view the files attached to this post.
I am mean and mean is me.
- tropicalo
- 劇院合夥人
- Posts: 3297
- Joined: 2006年 May 30日, 21:58
Re: [分享]CK2
由於不斷對外擴張,封臣們已經打從心底服從、崇拜這名積極的帝國皇帝。
但自己百年以後,兒子能否壓得住桀傲不馴的帝國諸侯卻仍是未知數。
提早為帝國的統一做安排是必要的。
齊格飛為此招開了數次比武大會以及盛大的狩獵,
除了獲取封臣的愛戴之外,也是暗中觀察各封臣的意向。
長久下來,他發現自己的封臣只有一名仍然心懷不滿,
齊格飛誘使他叛變,並將他的力量徹底拔除,
眼見朝臣們一派團結,齊聲讚頌皇帝的英明,
齊格飛一世知道時機已經成熟。
65歲時,一生戎馬的齊格飛一世做了他可能這輩子最重要的一項決定:將神聖羅馬帝位改為長子世襲制。
神羅貴族全數通過,皇帝將會永世由霍亨斯陶芬家族成員出任!
次年,心滿意足的神羅皇帝齊格飛一世逝世,享年66歲。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帝位、亞拉岡王王位、西西里王王位、士瓦本祖傳領地還有巴塞隆納以及亞拉岡等王室傳統直轄地,
都傳給他的次子,從小活在早逝的大哥 Otto陰影之下的 Friedrich。
You do not have the required permissions to view the files attached to this post.
I am mean and mean is me.
- tropicalo
- 劇院合夥人
- Posts: 3297
- Joined: 2006年 May 30日, 21:58
Re: [分享]CK2
兩人育有四名兒女,
長子腓特烈、次子李奧波德、三女碧翠絲還有四子克里斯多福。
不過事實上,腓特烈繼位前,曾經和自己的朝臣 Baldewin的妻子愛美莉雅有過一段戀情,
愛美莉雅也是霍亨斯陶芬家族成員,是先祖士瓦本伯爵的妹妹Adelheid的後代,
在輩分上其實是腓特烈的遠房堂姑,但年紀比腓特烈小得多。
朝臣巴德溫是 Chatenois家族的成員,原本是法蘭西王國的朝臣,母親是上洛林公爵之女,
由於管理能力出色,巴德溫被齊格飛任命為總管大臣,還讓他入贅到霍亨斯陶芬家族,這才娶了愛美莉雅為妻。
兩人早有一子小巴德溫。
而總管大臣巴德溫由於義大利作戰時建立了功勳,小巴德溫被封為卡拉布里亞公爵。
腓特烈二世是在大臣巴德溫來到圖賓根報告時,和愛美莉雅認識。
兩人之間甚至因此而生下了私生子齊格飛。
腓特烈登基之後,承認了齊格飛是霍亨斯陶芬的家族成員,因此始終和正妻雅羅斯拉娃處不好。
腓特烈二世不像父親齊格飛一世是著名的文化人,精通多種語言,
腓特烈從小在長兄奧圖的陰影下成長,雖然在Otto英年早逝之後,毫無疑問地成為皇帝繼承人,但始終不是個太過精明的人。
可以說腓特烈是個寬容,甚至是有些軟弱的皇帝。
腓特烈為了逃避妻子的不悅,逃往羅馬接受了教宗的加冕,並且要求教宗給予帝國侵略丹麥的權力。
然而腓特烈不像齊格菲一世,在天主教世界中廣受歡迎,腓特烈二世不過是個粗魯的大鬍子。
教宗拒絕了腓特烈侵略丹麥國王的要求,也不許他攻擊英格蘭,但卻允許皇帝平定混亂的愛爾蘭。
愛爾蘭南北受到蘇格蘭王國的統治已經很多年,而王國境內卻有兩大公爵互相為世仇,連年戰亂。
教宗要求腓特烈將愛爾蘭王的王冠納入手中,並且給愛爾蘭島帶來和平。
腓特烈動員了荷蘭、薩克森以及梅克倫堡附近的兵力,輕而易舉地征服了愛爾蘭。
如今愛爾蘭與蘇格蘭相同,都是處於霍亨斯陶芬的統治了。 皇帝也對普魯士的異教徒展開了聖戰,與蘇格蘭王國的援軍合作,取得了普魯士公爵頭銜。
皇帝將公爵爵位交給了同族的Engelbrecht。
安格布雷希特是腓特烈的叔叔 Gottfried,土魯斯公爵的小兒子,還是個娃娃。 而齊格飛一世封的北非的卡布拉公爵以及阿爾及爾公爵兩人,對突尼斯發動的聖戰已經連綿多年,始終無法拿下康士坦丁。
腓特烈二世動員了亞拉岡的直屬軍隊,攻陷了馬略卡之後,大軍開到圖尼斯,最後將突尼斯全境征服。 在法國,
卡佩家族的法王依然和占據了半個勃艮地的茅利塔尼亞蘇丹混戰,
腓特烈以加斯科涅、土魯斯以及上勃艮地的封臣軍隊趁機拿下了亞維農和波旁,大幅擴張了南法的帝國領地。 但也就是在這時候,神羅皇后波希米亞公主雅羅斯拉娃開始要求將總管大臣換為他的朋友。
腓特烈二世的總管大臣巴德溫的妻子曾經和腓特烈有過一段情,還生下了腓特烈的長子齊格飛,
然而巴德溫始終盡忠職守,沒有對皇帝表示過任何怨言,
因此腓特烈總感到對巴德溫有些虧欠。也因此,雅羅斯拉娃不斷地要求,終於惹惱了腓特烈。
在雅羅斯拉娃第三次提出要求時,腓特烈用權杖砸死了皇后。
腓特烈給自己娶的新老婆,是希臘人Euphemia。
Euphemia是Strymon、Orchrid、Zeta三弟的女伯爵,是東羅馬帝國的封臣。
腓特烈娶Euphemia倒也不是打算干涉東羅馬帝國的內政,或是對東羅馬帝國的領土有所打算,
只是單純垂涎 Euphemia的美貌罷了。
新皇后 Euphemia是父親的私生女,原本被送入修道院,
但在父親死後沒有留下任何子嗣的情況下,被重臣們接回宮廷,繼位為女伯爵。
Euphemia有著高深的學問,是許多文藝人的贊助者,
但同時她也是堅定的東正教信徒。
Euphemia和粗魯的腓特烈格格不入,雖然生下一女 Trude,但 Trude從小就有口齒不清的問題,不受腓特烈喜愛。
於是腓特烈二世繼續往外發動戰爭,
他從茅利塔尼亞人手中奪得了瓦倫西亞,
又從 Beja謝赫手中征服了納瓦拉,
讓伊比利亞的異教徒膽戰心驚。 腓特烈二世繼續對 Sevilla的謝赫宣戰,要奪回加利西亞王國的故土,
為此,腓特烈招集了加斯科涅的軍隊,首先登陸加利西亞,
而北德沿海諸省的水軍,以及愛爾蘭水軍,也緊跟在後,
南方,阿爾及爾和亞拉岡的帝國軍也迅速集結,從格拉納達登陸,開始圍城。
Sevilla謝赫投降,將加利西亞奉上,至此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
然而,也就是在1214.5.3,加利西亞聖戰勝利前沒幾天,
腓特烈二世在軍營裡染上了斑疹傷寒,不幸逝世,享年49歲。
他沉重的帝冠,則落到年僅12歲的小皇帝齊格飛二世頭上....
You do not have the required permissions to view the files attached to this post.
I am mean and mean is me.
- tropicalo
- 劇院合夥人
- Posts: 3297
- Joined: 2006年 May 30日, 21:58
Re: [分享]CK2
她屬於克羅埃西亞的執政家族一員。 目前的歷史紀錄,
由上而下依序是
第一代的士瓦本伯爵腓特烈‧霍亨斯陶芬
第二代,成為巴塞隆納公爵的腓特烈一世‧霍亨斯陶芬
第三代,士瓦本兼上勃艮地兼巴塞隆納公爵腓力一世‧霍亨斯陶芬
第四代,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征服者」齊格飛一世
第五代,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
第六代,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私生子」齊格飛二世 皇帝腓特烈二世病逝的消息傳出,諸侯們馬上給小皇帝齊格飛送上大禮:
愛爾蘭的 Leinster公爵和突尼斯公爵接連叛變,而其餘諸侯們也蠢蠢欲動,
齊格飛的嫡母,皇太后、先帝的續弦、希臘人 Euphemia女大公自然是無法駕馭素來桀傲不馴的神羅封臣,
而齊格飛雖然成為皇帝,但他私生子的身分並沒有改變,在同族的封臣眼中被瞧不起,小皇帝能夠依靠的,只有母親。
母親的丈夫是卡拉布瑞亞公爵,卡拉布瑞亞公爵可以說是所有封臣中少數給予齊格飛支持的人,
當然究竟是因為他單純地回報先帝腓特烈二世的看重,或者想要藉此控制小皇帝,這只有他自己知道。
但總之,卡拉布瑞亞公爵推薦了他多年的戰友,d'Este家族的倫巴底公爵卡米羅一世,成為齊格飛二世的攝政。
卡米羅自小相貌醜陋,但卻是絕佳的管理者,當年和卡拉布瑞亞公爵一起在十字軍戰爭中聲譽卓著。
卡米羅一世首次招開會議時,眾臣面對南北的叛亂幾乎陷入了恐慌,
就怕這只是個開端,會造成更多其他諸侯們起而響應。
但攝政簡單地開出幾張指令,便邀請各位眾臣一起用餐。
事實上,卡米羅一世早就料想到異教徒統治的突尼斯會在腓特烈去世之後發難,他早就在突尼斯安排有眼線。 幾天以後,突尼斯公爵去世的消息便傳來,戰爭結束,帝國可以將注意力放在愛爾蘭上了。 聽說遙遠的東方有一群遊牧民族很兇悍,不過這和咱們有什麼關係?
愛爾蘭的叛亂尚未剿平,而攝政也開始對朝廷裡出手。
當然,我們不知道下洛林公爵蘭伯特一世是否真有叛國的念頭,
但小皇帝也只能對卡米羅一世言聽計從,簽了逮捕蘭伯特一世的命令。 小皇帝的教育由 d'Urgell家族的Wilhelm負責,
他是腓特烈二世的朝臣,先祖是巴塞隆納的小貴族,後來成為德國人,
在各方面的能力都相當出色,對於小皇帝的發展相當有貢獻。
腓特烈發起,對加利西亞的戰爭持續著,兵力無法抽調,因此愛爾蘭的叛亂才會得以延續,
但僅靠兩省想要抵抗帝國大軍終究是不可能的事情。
等到北海水軍到達,愛爾蘭人投降也只是時間問題。 在攝政卡米羅一世的倡議之下,丹麥國王路威希一世資助成立了條頓騎士團,
這將會是德意志人的先鋒、信仰的尖兵、天主的盾牌。 小皇帝越長越大,和教育者維爾漢姆的關係也越來越好。 維爾漢姆常常說一些遠東那些騎馬射箭的遊牧民族的故事,
聽說殺的那些回教徒和東羅馬帝國血流成河,但對小齊格飛而言都只是恐怖的床邊故事,那離圖賓根實在太過遙遠。 卡米羅一世為了贊助騎士團,甚至將遙遠的領地都封給了大團長,
沒想到大團長接著跟隨丹麥人作戰時不幸去世,騎士團團領,還有大團長頭銜居然都傳到神羅皇帝齊格飛二世手上....
卡米羅一世的統治另諸侯們深惡痛絕,因此當齊格飛二世成年,親政之時,可以說是全國歡聲雷動。
齊格飛天資聰穎,對於帝國的未來也自有一套想法。
他將傳播天主的信仰,視為自己的首要任務。
雖然被他的敵人嘲笑為「私生子」,但他並不在意。 他辦過多次盛大的比武大會,邀請帝國各地的騎士前來參加,並從中遴選出色的騎士,
靠著這些強壯的騎士,齊格飛二世發動了對普魯士以及愛沙尼亞異教徒的戰爭,將這裡納入天主的懷抱。 齊格飛二世也和同是霍亨斯陶芬王朝的蘇格蘭王攜手合作,鎮壓了蘇格蘭 Moray公爵的叛亂,
作為回報,蘇格蘭王也支持帝國在伊比利亞的卡斯蒂里爾、萊昂、托雷多等地的征服。
當齊格飛拿下半個伊比利亞之後,他又召開了一次比武大會,
比武大會雖然光鮮亮麗,但事實上也導致大量的騎士們傷殘、甚至死於無意義的戰鬥中。
前一次的比武大會還可以解釋為齊格飛二世是要遴選最強大的騎士,鼓舞帝國的士氣,
但這一次,美其名是要慶祝在伊比利亞的勝利,但事實上....
You do not have the required permissions to view the files attached to this post.
I am mean and mean is me.